家有男孩加杠杆 炒股,我们都希望他独立、自信、有主见,最好还有男子汉气概……
可你有没有发现,如今不少男孩都特别优柔寡断,遇到挫折就退缩?
比如,有些男孩八九岁了,睡觉还需要妈妈陪;有些男孩甚至都成年了,找工作、谈恋爱,甚至还让父母出谋划策。
其实,孩子的性格并不完全是天生的,其中有很大成分是通过父母的教育“塑造”出来的。
三种最容易养出“懦弱男孩”的妈妈,孩子吃尽苦头,她还浑然不知,快来反思下你是哪一种?
一、直升机妈妈“直升机妈妈”这一词语,最早出现于美国心理学家海姆·吉诺特的畅销育儿书《父母与青少年》。
书中一个男孩在形容妈妈关注自己的状态时就曾说,妈妈像直升机一样自我头顶盘旋。
展开剩余83%因为这一比喻鲜活的击中了无数读者的共鸣点,因而这一术语迅速飞出书本,逐渐成为国际育儿领域的高频词汇。
孩子与小伙伴玩耍时,产生了矛盾,立刻跑上去帮孩子解决;
孩子作业写错了一个字,她先抢过孩子手中的橡皮擦替孩子擦;
孩子刚伸手想自己倒一杯水,手还没碰到杯子,她已经一把接过,边倒边说:“别洒了,妈妈来。”
……
这就是典型的“直升机妈妈”,这类妈妈的共同特征就是常常以“保护孩子”为名,替孩子解决问题、安排生活细节。
但这种过度介入,会导致孩子很难有机会独自面对困难,阻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,导致孩子长大成年后,遇事第一反应就是“找妈妈”,进而成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,既缺乏勇气,也缺乏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“懦夫”。
如果你是直升机妈妈:
反思下,自己是不是这类妈妈,如果是,请立刻关掉“发动机”,后退半步,把降落权交还给孩子,让孩子从试错中逐渐独立、勇敢。
二、差评师妈妈现在网络上有一个不光彩的职业叫“职业差评师”,说的是那些专门以给网店差评为手段,赚取钱财的人。
他们往往以极其严苛的放大镜式标准,甚至鸡蛋里挑骨头,对商品吹毛求疵,只为勒索店家“删评费”。
差评师妈妈虽然不像职业差评师这以谋取利益为目的,但却同样以近乎苛刻的眼光对待孩子的成长。
孩子高兴的拿着99分的试卷回家,她眉头一皱:“那1分丢哪儿了?”
运动会比赛努力锻炼拿了个第二名,她却嫌弃孩子没拿到第一的奖杯;
孩子第一次主动做家务,不小心摔了个杯子,她立即提高嗓门:“你怎么如此毛手毛脚?“
即使是公开场合,也毫不留情地数落孩子……
心理学中有一个“皮格马利翁效应”,说的是一个孩子如果长期接受负面的评价,内心就会逐渐内化这种认知,进而形成一种“我果然不行”的固定思维模式。
差评师妈妈,对待孩子最典型的标准就是用放大镜找缺点,用扩音器喊不足。
一开始孩子为了避免再次被否定,干脆遇到事直接不尝试、不作为,进而变得胆小怕事。
时间久了,甚至会诱发皮格马利翁效应,从而逐渐失去自信,成为一个自我评价极低,极其懦弱没有主见的孩子。
如果你是差评师妈妈:
反思下自己日常对待孩子,是不是像差评师在找茬,如果是请立即扔掉手中的“放大镜”,试着用发现美的眼睛,先看到孩子的长处与进步,把信心和勇气一点点还给他。
三、软柿子妈妈我国有句俗语叫“柿子专挑软的捏”,引申意思是欺软怕硬、恃强凌弱的为人处事态度。
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类妈妈,就经常被孩子视为“软柿子”。
孩子已经吃了一颗糖,还伸手再要,她每次都说“最后一颗”,但孩子只要一哭闹,她就一次又一次的说最后一颗。
夜里已经很晚了,孩子还抱着平板不肯睡,她刚板起脸说“再玩五分钟就关”,孩子刚玩完5分钟还没尽兴,她就会让步。
这种凡事以孩子的情绪为主,只要孩子哭闹,就会让步的妈妈,就是典型的“软柿子妈妈”。
这样的妈妈,表面上看上去都非常温柔,宠爱孩子,但实际上却是已经完全被孩子拿捏住了。
在妈妈无底线的纵容下,这类男孩很容易变得毫无规则意识、任性妄为,一不顺心就撒泼打滚,甚至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和妈妈一样,围着他打转。
等这类男孩长大后,忽然发现这个世界的难题,并不能通过哭闹来解决后,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。
进而变得要么暴怒失控、迁怒他人,要么仓皇逃避、缩回自我,最终成为一个懦弱、缺乏责任感的男人。
如果你是软柿子妈妈:
反思下自己是否像软柿子一样被孩子拿捏?如果是请立刻在心里立一条“温柔而坚定”的底线:爱他,但不为他让路,只有这样他才会在清晰的边界里学会尊重规则、敬畏世界,并把“我想要”变成“我负责”。
【今日话题】你觉得你的孩子够勇敢、独立、自信吗?
如果不够,你认为是你的原因吗?
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,供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家长参考讨论。
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加杠杆 炒股,联系立即删除~
发布于:山东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国内配资平台排行_正规线上配资排行榜_配资实盘正规平台观点